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观点||新时代大学外语教育的历史使命

何莲珍 语言科学 2021-09-20


1.引言

党中央召开的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2018年11月1日,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就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作出了重要部署。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是国家层面研究、指导、推动大学外语教学的专家组织。上一届教指委在开展研讨培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本届教指委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主要阐述大学外语教育的两个重要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期为新时代大学外语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指引和借鉴

2.大学外语教育的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稳步推进,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外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外语教育首要的是明确定位,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上一届教指委历时三年研制完成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讨论稿)清晰描述了大学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方面,外语教育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外语教育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进修深造、工作就业等的需求。

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日显重要。李宇明认为,我国是一个外语学习大国,但是国家拥有的外语能力却远不能满足国家发展之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指出,语言水平依然是高层次和深层次发挥我国软实力的制约因素之一。从国家战略出发,文秋芳、仲伟合等系统论述了国家外语能力的理论构建、国家外语能力建设视角下的外语教育规划。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更要文化先行、教育先行。只有争取了民心,“一带一路”建设才能行稳致远。民心相通的核心是语言互通,“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英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仅靠英语难以通心。因此,“一专多能”(懂专业、能多语种沟通协作)、“一精多会”(精一门外语、会多门外语)的国际化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应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外语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从满足学生需求角度来看,大学外语教育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发展具有现实作用和长远影响。外语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国际意识,提升国际胜任力与竞争力,同时掌握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的基本工具,为迎应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准备。

3.实现大学外语教育目标的路径

基于大学外语教育的定位,我们需要着重从课程、评价、教师三方面入手开展工作,实现大学外语教育目标。

(1)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设置必须为教育目标服务。哈佛大学前校长Bok在《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重点阐述了本科教育的八大目标,即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和为就业做准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全球视野、人文情怀以及多元文化包容性,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大学外语教育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外语、专门用途外语和跨文化教育三个部分,由此相应形成三大课程体系。通用外语课程是大学外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同时教授社会、文化、科学等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训练是必要的,学生今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会终身受益。通用外语的重要性从中可见一斑。专门用途外语课程以外语使用领域为导向,包括学术外语(通用学术外语、专门学术外语)和职业外语两类课程,旨在增强学生运用外语开展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职业素养。跨文化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要对大学生有效“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同年8月,《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发布,提出加快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机制,有序有效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同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教40 条”提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加快振兴本科教育、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同时对大学外语课程的内容、难度、深度以及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始于21世纪初的国家级与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催生了一大批高质量大学外语课程,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优质课程共享平台。本届教指委将根据教育部对“一流课程”建设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教育部“爱课程网”国家级开放课程平台的优势,启动“新时代高等院校大学外语在线开放课程群(一流课程)建设项目”。

(2)构建多元评价体

评价方式决定课程和教学的优先次序,对政策和实践产生巨大影响。评价系统的整体设计关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大学外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多维度、系统性收集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外语能力等相关信息,推动大学外语教育不断发展,实现提高大学外语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外语能力的总体目标。

Bachman & Palmer提出了包含信度、构念效度、真实性、互动性、影响和可行性六个要素的测试有用性框架(test usefulness framework),框架中的各要素特征意义明确、可操作性较强。Bachman & Palmer又提出了评价使用论证(assessment use argument)框架,通过四个主张有效描述了评价后效、决策、分数解释、评价记录以及考生表现之间的线性循环关系,强调了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稳定性、充分性、关联性等核心要素,为评价的设计及效度验证提供了理想、实用的理论框架。

为了构建科学的大学外语教学评价体系,除了使用外部评价,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形成性评价与校本评价。

(1)加强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正式或非正式评价手段,其目的是改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进步。作为一种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的评价对象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形成性评价聚焦过程,终结性评价聚焦结果。在大学外语教学评价中,我们应努力缩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之间的差距,创新融合两种评价方式的要素;应为学生和教育者提供更好的实时反馈,从而使数据成为提高学习效果的强有力的工具。教师理解了评价揭示的学生思考过程之后,将不再把评价看作教学之外的事,不再认为评价占用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是将其视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

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之一,(认知)诊断性测试近年来已经引发国内外语言测试界广泛关注,应被纳入大学外语教学评价框架。诊断性测试有助于确定学生的薄弱环节及学习困难,并根据学生的错误类型提出补救方法,因此基于诊断结果的反馈尤为重要。Hattie & Timperley将反馈的概念理解为“信息观”,认为反馈是行为人(如教师、同伴、父母、自我等)提供的有关个人表现的信息,并基于对“目标是什么、如何达成目标、接下来做什么”三个问题的思考,提出促学反馈模型。

(2)加强校本评价。“新时代高教40 条”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五项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我们要推动高校分类发展,引导各类高校发挥办学优势,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建设优势特色专业,提高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根据这一原则,高校应基于各自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评价方式也因此不同。校本评价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调动三者作为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适应、满足三者的内在需求,实现三者共同发展。高校应该积极探索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不断优化各种评价要素,发挥校本评价的功能,使校本评价真正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截至目前,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比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均已开发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校本英语水平考试,并开展了校本考试系列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为校本评价设计与研究提供借鉴。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我国外语教学和考试制度综合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研制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经过200余位专家和研究生近四年的努力,量表在大量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已经研制完成,并于2018年颁布。量表构建起一个中国英语学习、教学与测评的完整理论体系和统一的英语能力标准,为我国英语课程大纲制定、教学、考试提供一套合适的能力参照标准。量表以语言运用为导向,构建了多层级指标体系,全面、清晰、详实地描述了各等级能力特征,能够促进学习成果交流互认、各阶段英语教学与考试有序衔接、教学反馈作用发挥,有利于实现“车同轨、量同衡”,对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3)关注教师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讲话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新时代高教40 条”提出了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总要求,要求教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自身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求高校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全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提高教师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由此可见,高校教师需要注重发展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王守仁深入探讨了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促进方式与途径,提出了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若干思考,对于构建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理论框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就业务素质而言,大学外语教师应主要从三方面提升自我。 

第一,系统学习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努力提高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应用语言学是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其最终目的是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它与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语言学科有所不同,但它们的许多研究成果对语言教学具有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第二,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主动适应大学外语教育的新要求,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外语教育的新趋向,探讨并实践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第三,努力提高评价素养,知道评什么、为何评、如何评。国际语言测试权威期刊Language Testing于2013年推出专刊,对评价素养的定义、要素和教师提升评价素养的需求等开展了深入探讨。评价素养包括测试开发、分数解释与使用、测试效度研究等所需的技能,直接影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上一届教指委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与评价素养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相关培训工作仍将是本届教指委的一项重要任务。

4.结语

本文聚焦新时代大学外语教育的历史使命,通过明确大学外语教育的定位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通过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关注教师发展三方面的阐述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大学外语教育是高校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全人教育的一部分,应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胜任力、竞争力的现代公民和能担大任、把握未来的领导人才,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国家软实力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

何莲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外语教学、语言测试、语料库语言学。2006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入选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2014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18年入选浙江省特级专家。

现任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际交流分会会长、浙江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本文来源:外语界,更多详情,欢迎点击阅读原文阅读


延伸阅读

大家研学||冯志伟:词向量及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大家研学||陆俭明:认清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 积极培养称职的汉语教师

专家观点||面向“一带一路”的我国翻译规划研究:内容与框架

专家观点||法律语言学是“‘法律语言’学”还是“法律‘语言学’”?抑或“‘法律与语言’学”?

专家观点||国内外翻译研究热点与趋势 ——基于译学核心期刊的知识图谱分析

专家观点||关于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专家观点||中国翻译研究40年:作为亲历者眼中的译学开放、传承与发展

专家观点||语言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专家观点||与时俱进是语言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家观点||具身语言涉及的主要科学问题

专家观点||生物语言学核心问题及其过程哲学基础

专家观点||关于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几个重要问题

韩礼德学术周||作为文化的语法 ——功能语言学的人类学解释

专家观点||袁毓林、卢达威:怎样利用语言知识资源进行语义理解和常识推理

专家观点||牛保义:关于外语界语言研究的几点思考——兼论具有汉语特质的中国语言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